2017年4月21日《长江商报》有一篇报道“畜禽废弃物“变”有机肥 企业增收20亿”。
近日,由武汉轻工大学等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及应用”获湖北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该研究成果可将畜禽废弃物转化为优质生物有机肥,应用近3年来为相关企业增收20余亿元。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李建芬教授研究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研究,运用生化技术将畜禽废弃物转化为优质生物有机肥,解决了畜禽废物污染问题。同时针对生物肥料行业技术难题,如物料腐熟慢、堆肥周期长、臭气污染重,研发出高活性腐熟菌剂,研制生物有机肥新产品和除臭剂。
据了解,该研究项目获专利12项,肥料登记证8个;开发出生物有机肥产品30余个,建立生物有机肥生产示范线条,单条生产线年来,应用该技术成果的企业生产生物有机肥达200多万吨,增收20余亿元。
同时,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未来五年有机肥使用量将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行业市场规模五年复合增速在15%-20%区间内,以17.5%估算,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900亿元。
另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教授推断,如果中国肥料当中有机肥与化肥各占一半的比例,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有机肥的实物量要达到6亿吨,每吨产值600元,那么整个产业的年产值将高达3600亿元。
农业君发现一组数据,在欧美国家肥料结构中,有机肥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有机肥料占比46%;英国占57%;德国占60%;法国占37%;澳大利亚占55%;加拿大占60%;韩国占48%;日本更是达到非常高的76%,而中国的有机肥比重20%左右。
据今年农业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的通知,方案中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也就是说最少有15.2亿吨粪污浪费。猪粪变废为宝,将其处理成对农田有利的有机肥,猪粪或许有近千亿元的市场空间。
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在云南玉溪市召开的“2017年中国蔬菜产业大会”上表示:我国将着力推进蔬菜绿色发展,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有机蔬菜产品供给,用健康的土壤、绿色的技术生产最优质的蔬菜产品。
孙中华说还表示,下一步,我们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增加绿色、有机蔬菜产品供给。结合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节肥节药关键技术,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结合,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在蔬菜优势产区、核心产区和品牌基地,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用健康的土壤、绿色的技术生产最优质的蔬菜产品。
然而,中国农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有机肥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但将有机肥和化肥以各50%的比例配合施用时,可获得最佳的绿色增产效果。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与施肥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赵秉强介绍,为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粮食作物和环境的影响,自1986年开始,中国农科院德州实验站进行了30年的长期定位监测试验。
最新对比试验表明,有机肥和化肥等氮量投入后,有机肥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显著小于化肥,但由于有机肥供氮能力较化肥低,因此,以有机肥(牛粪)100%替代化肥后,粮食增产效果较弱,冬小麦要达到等量化肥增产水平需12年至15年,玉米要达到等量化肥增产水平则需3年至5年。然而,若将有机肥和化肥各以50%的比例配合施用,则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则可相当或高于等量化肥,且环境影响降低30%以上,能兼顾绿色、高产。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都已习惯使用化肥,有机肥的用量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化肥零增长目标能实现吗?
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有机肥用量在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有机资源很丰富,但利用率很低,利用率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秸秆养分直接还田率为35%左右。
我们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这样化肥减量的目标才能实现。如何推进有机肥的利用,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有机肥的利用,难点之一是农村劳动力短缺,这就要通过机械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秸秆还田、有机肥积造等提供有利条件。支持企业研发推广有机肥运输及高效施用机械,发展有机肥机械施肥,克服人工短缺、有机肥施用费时费工问题。
现在畜牧养殖规模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当然也带来畜禽粪便堆积的问题。今后在推进农牧结合中,特别是在城郊肥源集中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周边建设有机肥工厂,在畜禽养殖集中区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在农村秸秆丰富和畜禽分散养殖区建设小型有机肥堆沤池(场),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
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以补助的形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规模经营主体增加有机肥施用,实现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不断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转包户、种田大户等提供全程或阶段性、季节性施肥服务,有效克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瓶颈。带领企业生产有机肥商品肥。
有机肥:有机肥指农家肥,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其中有机肥3大类型:
1)堆肥以各类桔秆、落叶、青草、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为原料,与少量泥土混合堆积而成的一种有机肥料。
4)沼气肥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腐解产生沼气后的副产物,包括沼气液和残渣。
5)绿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如豆科的绿豆、蚕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绿肥有黑麦草、肥田萝卜、小葵子、满江红、水葫芦、水花生等。
6)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之一,作物秸秆含有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N、P、K、Ca、s等。在适宜条件下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这些元素经过矿化再回到土壤中,为作物吸收利用。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通过有益菌群的人工纯培养技术,采用科学的提炼,可以生产出多种多样不同品种的生物有机肥,它能改善土质、减少环境污染、增肥增效等。
1)有机肥含有的是大量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化肥则只有无机营养,对土壤有不良影响,甚至破坏土壤。
2)有机肥的养分含量低,成效慢,需要量大得多;化肥养分含量极高,少量使用就可以对农作物有不俗的效果。
3)有机肥的肥料需要很久;化肥的肥效相比就短得多而且生猛许多,所以也极易造成养分的流失。
4)有机肥含有的微生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生物转化,土壤肥力会逐步的提升;化肥则反之,土壤的调节能力会下降。
所以,在中国农业不发达的昨天,大量使用化肥促进农作物生长保证供给是没问题的,而现在国家需要的是长远发展,需要天然无污染的农作物改善生活,所以摒弃化肥,采用有机肥是当务之急。
从近期不少专家所发布的观点来看,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有机肥行业或将真的上演一场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整合浪潮。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登记注册的有机肥、生物肥类公司数大幅度增长,公司数超过3500家,商品有机肥年产量超过1600万吨,精品有机肥达到300万吨。
专家表示:“由于我国商品有机肥起步较晚,原料来源不集中,生产规模小并且产能较为分散,因此国内有机肥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推广、品牌塑造等方面都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存在比较大差距。”另一个数据同样令人关注:目前全国有机肥设计产能达3482万吨,而实际年产量1630万吨,实际产量不足设计产能的一半;年产量5000吨以下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近一半,年产量2万吨以上的不足企业总数的20%,足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能比较分散。
值得关注的是,首个有机肥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新方法国家标准——《有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今年3月1日起真正开始实施,有机肥有关标准将加强完善。打击抗生素超标有机肥是大势所趋,行业监督管理必将日趋严厉。
专家预计,有机肥中抗生素的残留限量指标将在两三年内出台,一旦限量指标开始实施,意味着有机肥行业真正的洗牌马上就要来临,技术不达标、产品不合格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将面临淘汰。
由此看来,无论是在行业过于分散,还是目前不少企业在技术方面不达标的表现来看,洗牌的传言似乎得到了印证。另外,业内人士指出,产能过剩使得化肥价格低迷至盈亏线年以来的低谷,很多工厂处于亏损状态。今年4月,部分省份陆续上调化肥用气、化肥用电价格。对这些高耗能的企业来说,本身利润空间已经被压缩。另外增值税的复征也将是加速行业洗牌的一大因素,一些本身资金断层的小企业,如果无法有效转嫁新增成本,很快将被淘汰;而大企业如果不及时管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同样是被淘汰或整合的下场。
从市场的种种信号来看,2017年对于有机肥企业来说,市场进一步增大这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是竞争的加剧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又注定不会让一些小厂家的日子过得很太平,如果洗牌现象真的上演,国内有机肥行业或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央财政、信贷支持有机肥产业化。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生物与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说,让广大农民自觉地施用有机肥很难,因为农民最关注当季作物的增产效果。利用腐熟的有机肥进一步加工成当季效果可与化肥媲美的有机类肥料,是今后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方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确定,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
对此,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说,将快速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总结推广一批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典型模式。
马有祥还指出,“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意味着国家将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培育新主体、新业态、新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有机肥、新能源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养殖过程清洁化、粪污处理资源化、产品利用生态化。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介发布秸秆农用十大模式的通知》,按区域、农作物品类分别推荐了相应的秸秆农用模式,不仅介绍了模式的内涵和特点,还给出了流程和案例。
其中,河北省“秸-沼-肥”能源生态模式入选农业部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并向全国推介。
该模式是利用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制取沼气,通过管道或压缩装罐供应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或者提纯后制取生物天然气供车用或工业使用。秸秆制沼气后的沼渣、沼液可直接还田,也可经过深加工,制成含腐植酸水溶肥、叶面肥或育苗基质等,应用于蔬菜、果树及粮食。
农业部专家觉得我省的秸秆农用“秸-沼-肥”能源生态模式,具有减少化肥使用量、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替代传统能源、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绿色健康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特点,适于向我国粮食主产区、秸秆资源量大的地区推广应用。
其中,恒都肉牛养殖场引进一家叫“丰泽园”的企业,该企业主要将牛粪加工成有机肥,具体就是利用快速连续发酵和农业废弃物三元微生物复合菌等新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该牛场生产的牛粪便采取干湿分离,牛粪用来生产有机肥,一吨可卖600元;利用牛粪掺牛尿生产沼气,沼气可作为做饭、照明的能源,实际做到了变废为宝。肉牛养殖污染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促进苹果提质升级,开始对全县密植果园实施 “减密间伐”,产生的苹果树废弃枝条大都被果农当废物放在了田间地头、村边院头空地上,成了当前农村环境整改治理的一大难题。
数据显示,该县将枝条来加工粉碎,然后和畜禽粪便按照1 1的比例,加入有机菌大约进行60天发酵,最终就加工成了成品有机肥。以前,果农施用1吨有机肥一般价格大都在3000元左右,而使用1吨枝条就可以加工1吨苹果有机肥,每吨仅需要 600元的加工费。
专家认为,如果通过有机肥推动土壤治理,提高苹果的品质,带动价格提升,这对30万亩吉县苹果而言,将是一场新的提质增效革命。
更多干货、市场分析、重磅案例、实战课程 欢迎订阅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