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国,也是饲料粮需求第一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既要保证口粮安全,也要保证饲料粮安全。近年来,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价格持续上涨,我国饲料粮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猪营养与饲料团队首席科学家李习龙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农业政策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下,进口粮在饲料粮中的占比慢慢地减少。未来,通过增加自给能力、推广减量替代、提升畜禽养殖效率、加强研发技术等方面的努力,“让畜禽都吃上中国粮”的愿望终会成为现实。
李习龙: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随着我们国家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慢慢地提高,人们对谷物食用消费逐渐递减,但是对肉蛋奶的消费逐年增加。我国目前口粮基本安全,粮食安全根本在饲料粮安全。我们现在养殖端的主要饲料原料为玉米和豆粕,每年进口的玉米和大豆90%以上用作饲料。当玉米和豆粕供给不足导致价格过高时就会使用小麦、稻谷等谷物替代,对口粮造成威胁。因此,保障饲料粮的安全是确保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关键。
《经济》:为啥说“中国的粮食安全核心是饲料粮安全”?目前我国饲料粮现状如何?会给农业安全带来何种挑战?
李习龙: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七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但粮食饲用量占比较大。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1年我国粮食饲用消费量3.95亿吨,占粮食消费总量的48%,明显高于33%的口粮消费和17%的工业消费。按2035年肉蛋奶消费需求预测,我国2035年大多数都用在饲料的玉米和大豆需求分别增至3.44亿吨和1.38亿吨,饲料供给缺口高达7600多万吨。受限于我国国情和资源禀赋,国产玉米、大豆因耕地面积、品种单产等因素影响,不足以满足需要。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核心是饲料粮安全。
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产量接近2.73亿吨、大豆1640万吨,进口玉米2835万吨、大豆9625万吨,其中大豆供应对外依赖度达到85%以上。2021年饲用玉米用量1.8亿吨,豆粕6885万吨,进口的玉米和大豆90%以上用作饲料。如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已经证明大量依靠进口粮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是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李习龙:为保障饲料粮安全,我国主要围绕“开源替代、提效减量”做出了努力。
第一,创新饲料资源,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饲料配方体系。基于可饲用、大饲料观充分挖掘利用现有饲料资源,建立精准的营养价值参数和完善的饲料原料数据库,降低饲料中玉米和豆粕的占比,保障饲料粮供需平衡。
第二,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研发畜禽精准营养配方技术、低蛋白饲料配方技术,并创新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加工技术以实现饲料资源高效利用。
《经济》:在目前我国开展“开源替代、提效减量”过程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效果如何?原料减量替代有哪些新的生物技术?新技术的实现对农业安全有何重要意义?
李习龙:近年来,通过丰富饲用谷物品种来源,使用大麦、高粱、国家储备库的陈粮(如小麦、稻谷)等其他饲料原料,配合使用酶制剂等添加剂,有效替代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
近5年来,我国配合饲料中玉米的占比从52%降到了37%。此外,我国畜禽精准营养需求和氨基酸平衡模型近年来不断取得研究进展,随着低豆粕饲粮的推广应用以及杂粕的开发,我国逐步降低了对大豆进口的依赖。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配合饲料产量创纪录达到了3.02亿吨,较2021年增加3%,我国肉类和牛奶产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但玉米进口2062万吨,较2021年降低约770万吨,进口玉米占饲用玉米的比例由15.75%降为8.18%;大豆进口9108万吨,较上一年下降达540万吨。由此可见,在“三农”政策的正确指引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下,进口粮在饲料粮中的占比逐渐减少。
新的生物技术在饲料产业上方兴未艾,目前主要使用在的有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合成技术。
生物发酵技术方面主要是生物发酵饲料,也就是饲料经过人工筛选的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饲料。生物发酵饲料一方面能够提高饲料的生物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对多元化饲料配方有协同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建有国家畜禽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和农业农村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些年在微生物菌种挖掘、发酵工艺等生物发酵技术方面储备了一些关键技术。在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生物饲料不仅能推动饲料产业转型升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副资源饲料化并高效利用,推动饲料配方体系的改革,实现饲料粮的安全。
生物合成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比如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和北京首钢朗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乙醇梭菌蛋白,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无细胞的化学-生物杂合系统,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玉米淀粉的人工合成。这些技术实现了“无中生有”生产蛋白和淀粉等蛋白和能量饲料原料,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的突出优势,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经济》:“让畜禽都吃上中国粮”的愿望何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还要做哪些努力?
李习龙:客观来说,我国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是一个饲料原料进口高依存度的国家,短时间内没办法实现饲料原料的完全自给自足。但随着我们国家耕地和养殖技术的不断的提高,以及可持续性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有效解决饲料粮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提供重要抓手。
第一,提高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量和耕种技术。近年来我国种植政策是从“两稳一增”即稳口粮(水稻和小麦)、稳大豆、增玉米,向“两稳两扩”转变,即稳口粮(水稻和小麦)、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根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三农”重点工作会议精神,2023年将以大豆、玉米为重点,持续用力扩种大豆油料,扩大适宜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多油并举扩面积增产量,对于玉米而言,要稳住产量,提高单产量将是第一个任务。因此,需要加大饲料原料的种植量并提升耕种技术,增加我国大豆和玉米的自给能力。
第二,继续推广大豆和玉米减量替代技术。一方面可利用新技术把饲用蛋白的水平降下来,推广低豆粕饲粮技术,另一方面充分的利用农副产物和粮油果蔬薯加工副产物生产生物饲料。如果能把氨基酸产业发展得更好,充分使用蛋白原料,畜禽和水产饲料都用上低蛋白技术,再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可能减少1200万吨蛋白,相当于2600多万吨豆粕,折合大豆3300多万吨。
第三,不断的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率。首先,提高种畜的繁殖性能,降低种畜的养殖规模,例如我国母猪的PSY(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量)相比欧盟养猪强国的PSY有不小差距,大约在8头左右。据测算,我国母猪PSY每提高1头能够大大减少饲养约250万头能繁母猪,每年可节约饲料300多万吨;其次,提升畜禽的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摄入量,例如降低生猪0.1的料重比,每头商品猪可节约12公斤至15公斤饲料,我国年出栏7亿头商品猪,可节约840万吨至1050万吨饲料。
第四,加强新型非粮蛋白和能量饲料创制研发技术。研发新型高效非粮蛋白源,包括生物合成利用一碳原料生产菌体蛋白,利用生物性废弃物工厂化生产昆虫蛋白,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技术创制生物量高且高产油制藻类等。利用生物发酵饲料提高饲料的生物利用效率,同时促进农副资源饲料化并高效利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社2号楼4-6层 邮编:1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