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在我省成立了黑龙江金象生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生化”)。经过几年发展,目前象屿生化下辖富锦产业园、北安产业园、绥化产业园和研发中心。2018年,象屿生化实现年加工玉米150万吨,实现盈利收入33亿元,实际做到了把玉米深加工建在了粮堆里。
近日,记者在即将建成的绥化产业园内看到,年生产结晶葡萄糖70万吨、苏氨酸10万吨及色氨酸1万吨,年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玉米深加工厂已经拔地而起,各项设备正在调试运行中。今年,随着绥化产业园加工厂区的带料试车,象屿生化向百亿级企业进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粮源的安全供应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谁掌握了最好的粮源,谁就拥有生产保障和竞争优势。”象屿生化董事长吴捷说。
在粮源供应方面,象屿生化底气十足。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集团上千万吨的粮食收储、1750万吨的仓容能力给象屿生化提供充足保障。
粮食加工行业对玉米品种和质量有一定要求,针对黑龙江玉米品种繁杂的情况,象屿生化倡导玉米的专品种规模化种植,采用订单种植模式实现最优化供给,最大限度地保障优质粮源供应。今年,象屿生化以“保底收购、优质优价”的政策推广专品种规模种植超百万亩,有效地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家住富锦的玉米种植农户张海生和记者说:“去年,我家100亩地种了适合象屿公司生产淀粉的玉米品种,秋收时我的玉米质量好,被象屿公司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了。今年继续与象屿合作,我只负责把粮食种好就行。”
象屿生化现代化经营理念和良好的发展空间,让象屿汇聚了3000多名优秀员工,来自行业内外各类优秀管理与技术人员近200名,其中各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达50人以上,这些高素质人才是推动企业产业体系升级的中坚力量。来绥化象屿生化工作两年多的副总经理赵鹤和记者说,他主要负责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自从公司车间试生产以来,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成为他一刻也不放松的准则。
走进富锦产业园内的富锦象屿生化的淀粉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规范且高效的操作的过程。总控室内,技术人员按照既定指标熟练地操控生产设备,化验员严谨细致地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及时做出数据调整和分析。
农业产业链条向精深方向延伸离不开科技的助力。2018年,象屿生化建立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行业首个研发中心。研发中心致力于探索与实现技术、研发、创新的系统化管理和体系化运营,围绕产品综合利用及开发,实现产业链升级,旨在通过研发创新引导产业链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延伸,成为国家级玉米深加工技术探讨研究、交流、培训及资源共享平台。研发中心今年成立了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在人才整合和科学技术创新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院士工作站将重点研究燃料乙醇发酵及工艺优化、微生物育种与筛选、发酵产品等方面的技术。未来将重点打造“玉米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及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着眼于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升级现有产品与工艺。
如今,象屿生化的百万吨深加工项目已次第投产,为我省打通“北粮南运”、延伸粮食产业链、缓解农民卖粮难等提供优质服务。
记者在富锦产业园的铁路运输专线码头看到,装满淀粉等其他副产品的集装箱整装待发,准备发往全国各地。吴捷介绍,象屿生化在销售业务管理方面紧抓市场开发、产品定价、洽谈签约和客户关系管理与优化。把握产、供、销链条,保障正常生产、运营稳定,提升效益。目前,象屿生化与国内大型下游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制糖、造纸、食品、饲料等行业。
进驻龙江以来,象屿生化以玉米深加工为中心整合资源,链动上下游产业,带动全产业链。按照“一条链+一个园”的全产业链差异化运营模式,打造产业园发展,通过引入下游高的附加价值企业入园,整合、共享资源,促进玉米就地转化。绥化产业园区坐落在绥化市张维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象屿与当地政府一同承担了张维产业园区内的热源厂、污水处理厂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以象屿为主要核心企业的产业园区壮大了张维镇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核心项目筑巢引凤,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合作发展,形成共享共赢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