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尼托巴省是加拿大3个重要产粮省之一。我们从首都渥太华飞往曼省省会温尼伯时,当地依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从飞机上俯瞰,下面是无边无际的大平原,纵横的道路把耕地分割成一个个相连的大方块。尽管我们到曼省时早就过了产粮季节,已然看不到迷人的、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但在从机场去往酒店的路上,仍不时能从道路两边看到成批停在那里的大型运粮车辆和农用机械,让人领略到产粮大省的风范。
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尚未打开同西方世界交往大门的中国就与加拿大有了粮食贸易,当时,进口的加拿大小麦加工成面粉进入了中国的粮店。小麦是加拿大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在国际粮食市场多有美誉。加拿大人自豪地说,如果从其他几个国家购买小麦,进口商可能会要求在签单前实际检验所购小麦,但如果购买的是加拿大小麦,他只需要加拿大为出口小麦颁发的出口认证书就可以完全放心购买了。稳定的质量和优良的品质是加拿大小麦的特点,而加拿大农业的厉害之处便在于将传统的农业做成了现代化工业的流水线生产。每一批粮食,只要是同一品种的,它的质量一定与上一批次的都是一样的。
加拿大小麦之所以能保持稳定和优良品质,加拿大谷物委员会(CGC)功不可没。
谷物委员会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粮食机构,属农业部管辖,总部设在温尼伯市,在全国有700多名工作人员。有点像我们的事业单位,部分经费由国家拨款,部分经费来自服务收费。
谷物委员会不参与粮食的买卖,其最主要的工作是对谷物的质量进行检验确定,所有运出的粮食都得有谷物委员会颁发的合格证书。它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生产者和买家之间的调解人,双方如对粮食质量等问题产生纠纷,谷物委员会就会进行调解。
为此,谷物委员会下面设立了一个重要的机构——实验室。实验室共有90名科研人员。每当粮食收获时,生产者就会将粮食样品提交给谷物委员会,来鉴定当年的收成情况。实验室主任彼得·伯奈特博士告诉我们,实验室不仅要查小麦的质量,给小麦定级,而且还要检查小麦到了用户手里后制作面包时质量会如何。所以,实验室除了对送检粮食进行仔细的检测外,还有一些食品加工机械,如面包烤箱、面条机等,可以将一些送检的小麦制成面包和面条,然后看这种小麦是不是能达到加工某种食品的要求。据介绍,加拿大仅小麦就有12种,根据不同特性可用来制作不同的食品,比如有的专门制作面条,有的适合做面包,在谷物委员会的实验室,我们正真看到还有专门用来制作包饺子用面粉的小麦。
伯奈特博士介绍,实验室是政府建的,但农场主也有建这样一个实验室的要求,因为他们要这么一个能为他们粮食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在加拿大,实验室分为4个等级,谷物委员会的实验室是按第二等级的标准建立的。实验室与加国内许多大学有合作伙伴关系,它的许多科研人员都是曼尼托巴省立大学的科学家和教授,与国外的大学也有合作关系。
实验室对农场主们做的最有权威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出具证书了。比如,它通过严格的检测,可以为某批粮食出具安全合格证书,证明这批粮食是符合最严格的粮食安全规定的。有了这样的证书,还愁粮食会卖不出好价钱吗?
粮食送到实验室来检测的项目由农场主提出。对于粮食中是否含有有害成分,谷物委员会企业服务部的诺穆·伍德贝克说,在加拿大,小麦的种植一般会用轮作方式,这样做才能够保证土壤肥力,而避免过度施用化肥使土地遭到破坏。农场主只能施用政府允许使用的化肥,而且,他们也不敢乱用化肥。如果用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化肥,那么打下来的粮食送到实验室检测就会有残留物检出,这样农场主就会赔本。政府还规定,农民给农作物施肥时不能超出农作物的需求量。
伍德贝克说:“加拿大小麦生产并不依赖化肥,这有两个根本原因:一个是加拿大农业生产重视农作物的育种,培育的种子本身就能保证其所产粮食的品质,并具有一定的抗病虫害能力,种植后不需要用大量的杀虫剂;另一个原因是加拿大气候寒冷,寒冷也有助于农作物减少病虫害,就能不用或者少用杀虫剂。”
加拿大所生产的粮食多数出口。所有的粮食在出口前就已经分级,保证无杀虫剂残留。比如小麦的出口,从农民那里送到最后的转运站,再到港口,都有谷物委员会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测验证。只有谷物委员会的认证才可能出口。
加拿大是农业强国,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两国在农业方面开展的合作也由来已久。2001年,中加两国签订谅解备忘录,因为加入WTO,中国请加拿大向中国的小农户提供技术帮助。项目由中加农业发展项目负责进行。据该项目加方副主任华利胜介绍,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个有两个项目,一是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
帮助小农户项目为期5年,从2003年到2008年,中加各投资2000万加元培训政策制定者和小农户。该项目包括4个部分:
一是食品安全和食品开发。分别在加拿大和中国举办各种培训班,为中国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之间的联系。二是为中国培训WTO相关农业政策的人才,每年有100多名学员在加拿大接受培训。三是举办农业行政管理高级研讨班,该活动为中国农业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四是在中国进行帮助小农户的试点项目,目前在四川和内蒙古实施了试点项目,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增加参与成员农产品的价值。
由于工作的关系,华利胜和许多中国主管农业的官员及技术人员等有了交往,因此,他的名片也有了中文版,还为自己起了这个中文名字。对于小农户适应全球市场发展项目,他感慨良多:“培训中国的小农户最难的是他们有了多年养成的靠天吃饭的心态,我们要用尽各种办法来使他们改变这一心态,拿出各种实例证明给他们看。”他认为,技术能够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
照片:伍德贝克在介绍实验室如何给小麦分级。本报记者陈为民摄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