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蛋白饲料行业的原料来源、生物培养技术、发酵酶解加工工艺及营养价值增值等方向将迎来大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2018猪营养国际论坛近日举行。论坛“精准、环保、创新”的目的,在与会的众位动物营养界大咖的报告中得到了验证,比如绿色和新型蛋白源的涌现,利用天然气、木质素、海藻、秸秆、有机废弃营养等低价值营养作为微生物营养源,来生产新型的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单细胞蛋白(SCP)。
作为论坛协办方之一,协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利用创新的生物技术生产可持续性蛋白的开发研究。该公司运营副总裁宋建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是饲料资源短缺的国家,蛋白质饲料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可持续营养的发展势在必行。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将推动饲料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中国饲料行业将迎来更为科技、更为绿色的永续发展。
在会上,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教授Dr. Overland表示,到2050年全球将达到90亿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慢慢地增加,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的短缺将会慢慢的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开发新的可利用的蛋白质资源。
Dr.Overland认为,开发利用天然气和非粮食生物质如树木、海藻和有机废弃营养等,生产新型SCP蛋白饲料的先进的技术,对于应对全球蛋白和粮食紧缺的问题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微生物饲料资源的优点是,不依赖耕地和天气特征情况,减轻人类食品资源的压力。继续研究和开发微生物原料,将对未来饲料市场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可行性做出重要贡献。
“日粮纤维来源、结构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效应对母猪的高效生产具备极其重大作用。”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吴德表示,纤维来源广泛,深入挖掘纤维的营养功能对于改善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潜力巨大。
“我们已在中国浙江、山东等地建立了利用食品加工工程的营养副产物进行功能性单细胞饲料蛋白饲料原料生产的样板工厂,产品经动物试验等实证研究及客户使用反馈,对动物的诱食性、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均有显著提升。同时,我们已在全球运作相关业务。”协赛(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际业务副总裁MarkRottmann对记者说。
据悉,本次论坛上,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挪威、新西兰、中国等地16名动物营养学领域内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就养猪创新科学技术研发、猪肉质量提升方法与动物福利的关系、养猪实用科技的应用、猪营养科学的最新探索等内容展开集中授课,全面展示国内外养猪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用技术。
宋建华表示,猪营养国际论坛不仅是一场行业技术的饕餮盛宴,也成为拓展青年学者、行业精英国际化视野的科学技术进步窗口,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全球动物科学领域的技术壁垒和资源维度,以“精准、环保、创新”实现动物营养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化的程度慢慢的升高,中国动物科学领域不论是在科研上还是产业规模上,在国际上的影响必将越来越显著。
多举措落地 治理电视操作复杂和“套娃”收费[详情]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